这两天看到了一个新闻,让人感慨万千:
58岁头婚新郎迎娶42岁新娘。
你没看错:58岁的新郎,头婚。
今年58岁的王先生温文尔雅、内敛沉稳,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七台河人。
86年当过兵,90年前后退伍回家。
现在做点农资方面的小买卖,农药、种子、化肥等,兼任当地的村干部。
至于为什么会拖到现在才结婚,用他自己的话说:
过去年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出去闯荡了几年,心也野了,眼光也高了,想得很完美。
所以一直没遇到合适的。
30多岁时,身边朋友陆陆续续都结了婚。
家里人、同学、战友们等身边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把自己的事扯出来当话题。
心里特别焦虑,但自己并不愿意将就。
“我想找一个互相看重的,内心来电的人。”
但互相喜欢、情投意合在现实生活中又哪是那么容易遇到的?
不是人家看不上自己,就是自己看不上人家。
晃着晃着,又到了40多岁,渐渐地,也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反倒不那么急迫了。
王先生想,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那就过好自己的生活,总之,不想将就。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明知不合适凑合着结婚了,打打闹闹还要分手,还不如不结。”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53岁的王先生与比他小16岁的小然(化名)相识。
那时小然37岁,处于离异状态,有一个儿子。
虽然年龄相差甚多,但两人却聊得来。
初次见面,相谈甚欢,两人选择了继续联系下去。
通过后来的接触,王先生了解到小然对父母挺孝顺、说话也温柔,也挺能干,农活也能做,很符合心中既能上厅堂,又能下厨房的形象。
虽然离异,但小然对自己的儿子很关心,用王先生的话来说:
“很有爱心,这也是我看重的一方面。”
半辈子没动过心的王先生,深深被小然的温柔善良所吸引。
接触王先生久了,小然也对他的谈吐举止颇具好感。
相识一段时间后,两人恋爱了。
恋爱5年,王先生对小然始终如一,这段感情得到了双方家人的认可。
2023年9月20日,王先生用最标准的规格登门迎娶小然。
该有的仪式都有,婚纱照、请帖、酒席、婚车、婚礼,一样没落下。
此时,他58岁,她42岁。
婚礼的伴郎和伴娘都来自他们的侄子、侄女和外甥,用王先生的话说“都是自家小辈”。
看看这阵容,别提有多热闹。
迎娶新娘时,王先生满眼是藏不住的笑意。58岁的年龄,紧张得像个20多岁的小伙子。
他说:
“不怕大家笑话,虽然我今年58岁,但我一直相信爱情。”
#58岁新郎迎娶42岁新娘#,这个新闻如果放在10年前,一定相当炸裂。
年龄差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王先生今年58岁,居然还是头婚。
以前的传统的观念中,结婚是成家立业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听到有人不是因为穷不结婚,而是因为“不愿将就”才不结婚,那么大家都会觉得这人疯了。
但放在当下这个社会,却没有多少人表现出太多惊讶的感觉,更多的反而是习以为常。
这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也开始不结婚了。
不将就,也是目前多数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
“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而2010年这一数字是24.89岁。”
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以前到了30岁而立之年,亲戚朋友会问,你为什么不结婚?
但现在的年轻人开始反问,我为什么要结婚?
那么,造成年轻人结婚欲望低的原因是什么?
年轻人结婚欲望低,我觉得造就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
除了不愿将就外,更多原因来自于婚姻功能的减弱。
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婚姻会进行得如此顺利呢?
答案很无奈但也很简单:
“以前的人都穷,两个人在一起赚的工分要比一个人赚的多,而且生活的成本还要比各过个的低,多个人,无非是多烧点水多添双筷子的事儿。
而且过去很多女孩在农村,没有宅基地没有房屋,只能通过结婚这种方式嫁到男方家庭,从而保障自己有房子住有地种。”
当双方合作关系建立之后,大概率只有增量,没有减量。
也就合适那个年代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但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两代人的积累,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地,这一代孩子背后累积和沉淀下来的东西,已经不适用于那句“都穷”了。
以前人都穷,现在是贫富差距大。
有颇有积攒的“小康之家”,就有家底没多少累积的贫寒家庭。
古代都讲究门当户对,现代人依然讲究门当户对。不同阶层的人很难步入婚姻,这样一层层下来,就造就了中国有2亿单身汉。
而且,现在城市化的发展给女孩提供了打工或者读书工作就能养活自己的途径,所以婚姻的功能在这里进一步降低。
爱情很美好,但婚姻很现实。
婚姻本质上不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誓言,而是签署了一份一旦你反悔代价很高的终身合作协议。
尤其是现在,在双方手上的筹码都相对较多的时候,撕掉合作协议的代价就显得格外沉重。
没有人会在签署这种协议之前,心里不打退堂鼓的,不是么?
听过一句难听又现实的话:
“爱情是美好的,是没有什么负担的,但是婚姻是现实的,本质上就是一场交易。”
也有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太现实了。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本质就是人心换人心,这样筹谋算计,活该单身一辈子。
这种观点,恕难苟同。
在我看来,与其说现在的年轻人现实,倒不如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加理性了。
在试错成本非常高的现代社会,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步入婚姻,只不过是从早婚变成了晚婚。
晚婚者对待婚姻往往会更加理性,但理性并不等同于筹谋算计,它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郑重和浪漫一一
“我知道进入这段关系代表着让渡一部分自我,但我仍愿意与你携手终生。”
这种理性的浪漫,往往更能相守一生。
我们再把话题回到王先生身上。
以58岁的年龄完成头婚,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将就,也是这个社会的不将就。
以往大家总觉得,婚姻似乎跟年龄有关。
好像结婚有一个节点,你到了那个节点就必须要结婚,是你不得不尽的义务。
如果你不结婚,仿佛就成了异类。
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急于成婚的根本原因。
婚姻的本质,应该是因为彼此合适,在一起感觉舒服没有束缚,因为想要与其相守一生,才会彼此做出最诚挚的承诺。
看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结婚不是人生的必答题,它更像是试卷最后的一道附加题,答对了加分,不答不扣分。”
闲话是别人的,但生活是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如果注定是你,那么晚点也没关系。
一个人只有尊重感情,才能尊重婚姻,尊重婚姻,才能尊重生活,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