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飞友群流传南航一份资料,内容是禁止“飞友本”进驾驶舱。飞友本就是FLIGHT LOG,是国际流行的“航空文化”之一。FLIGHT LOG主要内容是机组人员签名,以及飞行参数,比如航程、速度和油量什么的。
乘机时收集FLIGHT LOG是件乐事,许多飞友自行设计格式,请乘务员协助递进驾驶舱。大部分飞行员很友好,他们特别喜欢热爱航空文化的乘客,会写一些鼓励或赞美的话。拉总朋友圈经常有人晒FLIGHT LOG,通常都令人感动。
但不是所有飞行员都喜欢填写FLIGHT LOG,短途飞行太忙,比如说想上高度上不去,本来就在骂娘,可能就不写了。国外航空文化发达,常在降落后邀请递送LOG的飞友进驾驶舱参观。国内有些飞行员不敢写太多,只留个签名的也有。
民航安全是天大的事情。但民航是服务业,“婉拒”可以,当贼一样提防恐怕不太妥当。如果真的可以通过FLIGHT LOG“迷幻”,何不上报IATA敦请所有来华航班全部禁止FLIGHT LOG?或者至少由中国民航局下令,禁止任何物品在飞行期间出入驾驶舱,何如?
迷幻药也可能缓慢起效,有些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染,何不把这件事情再向前一步?比如说航班起飞48小时前将飞行员们都关起来,不吃社会上的餐食,不吸大街上的空气,都穿上隔离服,在负压方舱里休息——以防迷幻呢?
图:网络流传“南航禁止飞友本”
图:疑似伊朗飞友在土耳其航空飞行中获得的FLIGHT LOG
图:严禁驾驶舱与客舱空气流通? 摄:拉上窗帘
航空文化是人类原生文明,人们渴望像鸟那样飞行,于是100多年前诞生了飞机。很多人都喜欢飞机,例如在玉林、安康等机场总有大量民众围观。如果管理得当,航空文化能形成产业。例如微软的飞行模拟游戏拥趸甚众,英法航展每届都获利颇丰,等等。
图:“看飞机”属于航空文化 摄:拉上窗帘
航空文化也在促进经济发展,飞友是乘机次数最多的群体,有些人每年能飞200次以上。他们喜欢航空文化,宣传航空文化,是航空公司与普通民众之间良好的媒介。很多飞友后来投身航空,将热爱变成了事业;有些成为了飞行员,有些成为了老板。
经常坐飞机需要实力支撑,航空文化最简易的活动是“看飞机”。在中国,喜欢到机场附近看飞机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这非常好。但遗憾的中国多数机场都不提供观赏平台,跑道边高音喇叭距离很远便大声喝斥,将爱好者当作隐患对待。
图:名古屋机场观景台 摄:拉上窗帘
在日本,几乎每个机场的屋顶都是观景台;在欧美,大部分机场都允许航空爱好者靠近拍摄,少有噪音驱斥。有些机场还准备有草坪和遮荫处,供民众享用。所以说这些国家民航业发达,民众对航空业的关注度也很高,有的制造业全球领先——都是有群众基础的。
图:腾飞需要群众基础 摄:拉上窗帘
造飞机办航空固然是为了赚钱,但如果脱了群众基础,会不会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和深度?毛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前几年有位不错的领导提出“方便群众看飞机”,前不久有关部门还专门出台文件让更多的人坐上飞机。但遗憾的是,前段时间成都某机场公然标志“禁止拍飞机”,北京的西湖园动辄关闭,现在南航又担心飞友“迷幻”……
这些都与通行的国际航空文化渐行渐远。航空业是朝阳产业,是中国大力发展的产业。这样做不利于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希望能够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