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美国工会赢了,中国的麻烦也来了

  规模史无前例的美国车企三巨头工人罢工落下帷幕。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和通用汽车达成临时合同协议,包括在未来四年合同期限内给员工提供25%的加薪。

  这一临时协议的达成,结束了这场长达6周的汽车工人罢工。工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是创纪录的。

美国工会赢了,中国的麻烦也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UAW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和福特、Stellantis一样,通用的协议也为工人带来了创纪录的加薪。

  这一协议所带来的收入增幅,比2019年合同所定增幅的四倍还要多。

  在基本工资部分,工人们在未来四年(一个合同周期)获得的工资增长将超过过去22年的总和,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待遇最丰厚的合同。

  到2028年合同期结束时,汽车三巨头的多数工会工人年薪(不含加班费)将达到8.5万美元左右。

  而车企三巨头则遭受了罢工带来的巨大损失,并且面临着高额成本提升。

  福特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43.8亿美元,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时福特表示,为期41天的罢工导致公司的损失就高达13亿美元。通用汽车在上周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罢工已给其造成了8亿美元的损失。

  调研机构安德森经济集团在9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场大罢工已经给美国汽车业造成了约93亿美元的损失。

  只是,我们需要问的是,后果是什么?

  罢工成功后果的经济学分析

  罢工,是一种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强行人为提升薪资的手段。他的后果显而易见。

  特斯拉美国工厂的普通工人的收入年综合收入在5万美元左右,远远低于这次三大车企8.5万美元。

  三大车企的成本被人为突然地提高了这么多,同时还遭遇了这么大的损失,那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一定会低于特斯拉这样的企业。

  通用和福特,他们的市值都是300多亿美元,而特斯拉当下的市值高达6000多亿美元,市值上的巨大差距,就说明了,三大汽车厂,已经快到了死亡期了。

  工会这一举动只会踏上一脚 ,让这三大汽车厂彻底退出市场舞台。

  但工会会看着这个现象出现吗?不会。这样的道理,是个人都懂了,下一步,工会要针对的目标,就是特斯拉、大众、丰田这些没有加入美国汽车工人协会的车企。

  UAW主席Shawn Fain称,下一步将努力组织特斯拉、丰田和大众等其他车企的工人,这些车企在美国工厂都还没有成立工会,“当我们在2028年又一次开启劳资谈判时,将不再仅仅是与三大汽车制造商对阵,而是要与五大或六大汽车制造商进行磋商。”

  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将美国其他工厂的工资拉高,那三大车企很快就要死亡,那他们签的那些个高薪合同,最多,也就能玩几年。三大车企要倒闭了,那合同也只是一纸空文。

  我相信,在这次规模空前的“胜利”刺激下,特斯拉想逃过工会的魔掌恐怕很难,因为他们的工人看到工资的增长,也会动心,也会开始拥抱工会。

  长期以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一直试图在特斯拉组织工会。2018年,该工会试图在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组织工人,但未能成功。UAW随后指责特斯拉非法干涉工会的努力,并指出了马斯克的一条反工会的推文。

  当时,马斯克问,如果特斯拉的工人投票加入UAW,为什么他们要“支付工会会费,而无偿放弃股票期权”。工会声称,工人们可能会将这位CEO的推文解读为威胁,如果他们组织起来,就会被取消股票期权。

  美国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后来命令马斯克删除这条推文,并重新雇佣一名据称因组织活动而被解雇的特斯拉员工。特斯拉提出了上诉,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最后判定马斯克败诉,不得阻止员工搞工会。

  特斯拉的员工之所以还没有被工会渗透,因为特斯拉有期权奖励,股价只要持续上涨,那员工的实际收入就会增加。但特斯拉今年以来股价已在节节下降,明年还有可能遇到美国经济全面衰退的威胁,同时,他还遇到了中国电动汽车强力的竞争。

  如若股价波动让员工看不到希望,那么,特斯拉的员工被工会争取恐怕就是定局了。

  我们接着往下推理,如果特斯拉、大众、丰田等企业的员工,统统被工会搞定,明年又发起罢工,让这些员工的收入与三大汽车厂拉平,那又会发生什么?

  他们紧接着就会发现,仅仅抬高美国国内的汽车工人的工资,那还是不够的,因为商品是全球流通的,这些车企可以在美国少生产,少雇佣工人,而在国外生产,比如在墨西哥,在中国。

  如果不能抬高在墨西哥、中国的生产成本,那么,美国工会这么搞,最终也会让汽车企业全部离开美国,或是根本在美国卖不出去车,然后这些工人签的高薪合同还是废纸一张。

  那要怎么办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透过工会国际组织,在全球推广他们的观念,在各地组织工会,发起罢工,推动这些地方的成本上升,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住美国国内的工作岗位;

  第二个方法就是影响政治,要求政治管制对外商品,比如,对外部进口的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对外部形成了竞争威胁的企业进行精准打击。

  这就是干预递增原理,国内干预导致国际干预。这是一个经济学上逻辑必然的分析 ,是任何人一听就懂的基本道理。

  那些想在中国国内学美国搞工会的人,他们不知道,即使你在企业内部搞工会,那企业只要可以向外招聘人,工会就不可能成功。因为,企业外部的工人只要6000,你要8000,做得到吗?

  真正与美国工人竞争的人是谁?是中国工人,不阻止你中国工人为美国供应产品,美国工人怎么可能拿到更高的收入?

  贸易战的受害者,就是中国的工人,企业因此减少了销售量,减少了资本扩张的能力。只有企业利润增长,资本不断扩张,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才会稀缺,工资率才会提升。

  工会的真正敌人,从来不是企业家,而是与他们同台竞争的另一群或另一国的工人们。

  所以,工会要成功增加工资,必然要阻止竞争。所以,工会在所有经济学理论中,都被认定为一种卡特尔式的垄断组织。

  中国烟草的竞争对象,就是私烟,所以要打击。

  而维护各国企业的垄断地位,本质上就是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干预、贸易管制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垄断国企不让民企外企进入他们所在领域的原因,也是中国当下面临美国这么强烈贸易制裁的根本性原因。

  中国与欧美的贸易冲突不会停

  我在中美外交关系分析中,曾经说过,中美两国政府的关系,不取决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想法,也不取决于国际拉帮结派的国际政治,而是取决于美国国内干预导致的国际干预。

  不管是任何一党上台,都面临着工会的强大压力,他们手中有选票,政客知道这是一碗毒药,你也必须喝下去。

  不少人将中美冲突认定为价值观冲突,这是完全错误的,美国国内的普通民众,没有几个人关心中国人是什么价值观,基于价值观的冲突,在美国根本没有市场。

  正如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着如此强烈的历史仇恨,但是,中日之间在贸易上总体来说,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纠纷。因为,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在没有真实利益的驱动下,是杀伤力有限的,他仅限于外交口水战,而那些外交口水战的真实对象,其实是本国民众。

  但欧美与中国的冲突,就完全不是如此,而是上述逻辑中的必然。

  很显然,价值观分歧、国家利益这些都是比较缥缈虚幻的大词,不能说明贸易战试图保护哪些人的具体利益。这些判断都是错误的,因为他忽视了这些国际贸易政策后面具体人的具体利益。

  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扭曲了欧盟市场。

  在欧洲推动对华新能源车进行贸易制裁的是谁呢?法国。

  法系车在欧洲销售占了绝对大头,但在中国市场却一败涂地。因此,法国车企推动贸易战的利益动机就非常明确了,反正他在中国也卖不动,所以更需要保护他们在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

  法国财长勒梅尔周三在柏林游说德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保护欧洲工业时称,欧洲必须表明决心捍卫其经济和工业利益,开展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反补贴调查“是令我欢迎的非常好的决定”。

  拥有法国血统的车企巨头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称,欧盟应为那些难以跟上(竞争)步伐的本土制造商提供帮助。

  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的德系车,则站出来反对贸易战。

  德系梅赛德斯的CEO则在5月表示,欧洲应促进自由贸易,抵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动。

  代表德系车利益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态度相对含糊,称此举并非为了将物美价廉的汽车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如果真的证明中国为企业提供了不公平优势,“任何进一步的举措都需要讨论再决定。”

  在德国国内,反对的声音非常大,并且比较激烈。

  原因也是利益,德国的工业企业在中国市场混得不错,如若贸易战引发双方的管制,那么德国的工业企业必将受到冲击。

  要不要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的争论中,支持者与反对者也是立场鲜明的。

  德企内部对是否对光伏业中企施加贸易壁垒存在巨大的分歧。

  制造商主张政府应采取措施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但安装商则持反对态度。

  德国太阳能安装商Enpal高管称:“以牺牲稳定、盈利和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的大型产业为代价,来保护一个小型集团及其缺乏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是不可取的。”

  作为安装商,当然是希望他们的采购能降低成本,搞反倾销肯定不利于他们。

  而制造商的支持也是基于利益。当前,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出现了供大于求和价格低廉的现象。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ESMC)表示,价格已从年初峰值时的约每瓦0.24欧元降至0.15欧元左右,而欧洲制造商的定价为0.30欧元。

  欧盟90%以上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硅锭和硅片来自中国。Solarworld等德国光伏产品制造商纷纷破产。德国光伏行业四年内裁减了10万个工作岗位,已经失去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就是那些具体的企业基于具体的利益驱动的贸易战。不仅是美国,包括欧洲政府在发动贸易战时,他不是基于价值观,也不是基于空泛的国家利益。

  真实的竞争,就是欧美的工人在与中国的工人竞争,阻止新能源车和光伏产品进入欧洲,就是用牺牲中国工人收入的代价来维持欧美工人的高收入。

  一些傻傻的人,还在羡慕欧美工会,他们说,我们要能这样就好了。自己的利益被他人剥夺,却不自知。

  美团要是搞工会,必然会要求其他人不得进入美团跑外卖,出租车要搞工会,必然要阻止网约车进入市场,甚至他们会把共享单车扔到河里去。

  中国的未来会好吗?

  投资大神——伯克希尔哈撒韦副主席查理芒格10月29日在采访中谈到了对中国的看法:“我对中国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比几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都有更好的前景。这是其一。其二,中国的巨头公司比任何其他地方的巨头都更强大、更好,而且价格便宜得多。因此,我自然愿意在我的投资组合中承担一些来自中国企业的风险“

  他对中国的判断是不是准确的,这是存疑的,毕竟 ,他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深入。

  但芒格不看好欧美,却是这段话里面的潜台词。

  是中国企业很牛逼吗?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仅仅只有四十年,中国发展新能源车的历史也只有十几年,在十几年前比亚迪还是认为是低端仿造山寨车品牌,而欧美呢,有着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史,有着大批的百年名企。

  中国这些企业能对欧美企业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不是因为中国企业家牛逼,而是因为欧美对市场的干预太多了。

  也就是说,中国全球发展的大企业越来越多,并非中国的营商环境多好、有多少人才,而是因为欧美太烂了,他们对欧美的大企业打压太严重了。

  这是一个很悲催的现实,作为自由主义者,虽然有一大半的文章在批评国内的管制政策,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外面的世界更烂。

  欧洲市场对劳动力市场、营商环境的管制,才是欧洲企业竞争力下降的根本性原因。

  大众要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受到的最大压力不是来源于竞争对手,而是来源于工会势力。因为转型会带来燃油车熟练技术工人的失业,因此,工会对大众的转型进行了强烈的杯葛,甚至将主张转型的CEO都赶下台了。

  各种劳工组织不断通过非市场化手段提升工资,让欧洲企业竞争力不断衰退。

  同时,还有大量的各种企业管制。企业开业需要有无数的许可,特别是环保许可。特斯拉在德国建厂过程中,为了拿到各种环保许可就花费了数年的时间。

  甚至一个小企业要在车库创业,开个窗户要许可,必须要有独立厕所,还必须有要男女分厕,招聘员工女性员工的比例都有精确的要求。

  影响更大的是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本地懒人,都躺在国家福利身上吃白食,企业大量的利润被征作税款用于福利支出,从而使得企业投资能力快速下降。

  这个时候,如果国际贸易是开放的,会发生什么?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打不过外来的企业。

  这些企业就只有破产一途。企业为了活下去,要么选择投资全球,比如大众这种跨国型企业,而那些大量没有能力在全球布局的企业们,则开始向政府展开游说。

  他们游说的话术很简单,你们政客许下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同时从企业征走了高额的税收,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如果你不管制外来商品,我们就得破产,你也收不到税了,也发不了社会福利了。

  因此,政府在这种游说下,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发动贸易战、管制外国商品,就是一种必然。

  如果不管制外来商品,那么,本地的各种高税高福利政策也终将面临失败。

  近几十年来,你能看到的欧美要求搞环保,是真的因为白左吗?因为二十年前的欧洲风电是全球领先,光伏产业也全球领先,推广环保主义,能让这些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那些国际劳工人权组织,对中国企业发起控诉,要求企业提高劳工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是他们善良吗?不是,是因为不如此,就不能提高在中国生产产品的成本。

  世界上到处发生战争,他们都不关心,非洲有无数人处于战火之中甚至还曾种族屠杀,他们也不关心,怎么会关心中国的劳工收入高不高呢?

  真实的原因就是,不管制你,我就活不下去。

  因此,只要欧美的社民主义越来越凶,那么,这种干预是永无尽头的。

  那中国的未来会不会好,则看你的期望值是什么。好与不好,是一种相对用词,与你的期望值是相关的。

  中国的问题,其实与欧美的问题是一样的,也是社民主义观念越来越强大,要福利,要求政府管制经济、管制企业的声音越来越大。

  民间的舆论,一样推动了很多对企业的管制,伤害了企业的竞争力,比如,发酵十来天的李佳琦最低价协议事件,就引来了政府的干预。

  那些不相信中国民间舆论能改变政治的人,请你睁大双眼看看,你不相信理论,那就只能用事实来向你证明了。

  杭州司法局10月30日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直播电商产业合规指引》的公告,其中提到,直播电商从业者不得要求商家签订“最低价协议”,或采取其他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协同行为,但依法不构成垄断协议的除外。

  可见的未来,这样的管制还会增多。你只需要盯着舆论就行了,今天的舆论,就是明天的政策。

  谁能在中国挑起加强管制的大众舆论,他就是民间政客,就在影响政策。

  只要你参与认同过上述舆论,每一次评论,每一次转发,每一句群聊,都说明了,你也是灾难的制造者之一。

  同理,每一次你对管制的否定,对正确观念的传播,都在边际上让这个世界变好。

  但是,中国新增的这些管制依然在烈度上远远低于选票政治的美国欧洲印度。否则富士康早就跑了。

  美国两党,为了要选票,已经根本不考虑美国经济了,试想一下,两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他们政治竞争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当总统很爽吗?吃权力春药很壮阳吗?

  都一把年纪了,能干一届不死,就是大赚了,未来,关他们屁事!

  拜登和川普在比赛,竞相讨好工会,二人都跑到罢工现场去支持。拜登更是打破当家不闹事的政治传统,以总统身份支持这种给汽车行业带来百亿美元损失的活动。

  拜登执政以来,他秉持“以工人为中心”的贸易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工会力量的措施。在迄今发生的系列罢工事件中,拜登政府基本都站在支持工人的立场,呼吁劳资双方进行谈判达成协议。

  拜登本人在公开场合多次声称,他是一名“亲工会的总统”,强调工会对美国经济和工人有益而无害,呼吁国会全面通过《保护组织权法案》。

  法案中规定取消禁止二次罢工和允许使用间歇性罢工来扩大罢工范围,并通过禁止雇主永久更换罢工工人,加强工人的罢工能力。

  在一系列亲工会政策的推动下,2022年美国有超过1600万工人加入了工会,较2021年增加了20万。

  去年年底以来,美国铁路工人、UPS司机、好莱坞作家、汽车工人、Kaiser医护人员等诸多领域的从业人员,纷纷提出了薪资增长要求,其中许多被人们最初认为无法实现。工会利用战略性谈判、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民意支持,赢得了一个个巨大的”胜利“。

  同年,美国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指控雇主的案件量增加了23%,是自1959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2022年盖洛普一项民调也显示,有71%的美国人支持工会,是自196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具有标志性意义,是潜在的转折点,因为在此前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工会的权力都处于萎缩态势。如今,工会不再处于被动的防御模式。保守派本来是限制工会的政治力量,现在川普却完全调转了枪口。

  由于今年达成薪资协议所覆盖的工人数量仅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小部分,市场预期这将产生溢出效应,其他未参与进来的工人很可能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工会提出的条款中包括兼职员工,例如UPS最终就同意了给兼职包裹搬运工加薪,这意味着未来可能牵涉的人员数量会非常庞大。

  2023年8月底,美国财政部发布首份关于工会对美国经济作用的报告,立场鲜明地支持工会在促进美国中产阶级和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的作用,指出工会将其会员工资提高了约10%-15%,并会产生远超工会成员范围的良好溢出效应,帮助创造更加公平的经济。

  在政治选票的压力下,作为经济学家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美国经济“软着陆”前景可能会受此事件的不利影响。即便如此,耶伦依然表态支持工会,希望劳资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双赢协议。

  为了政治,已经背弃了基本的学术精神了。

  如若美国再次进入工会肆虐的时代,那只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再一次升级。

  中国普通人,肯定是受损方,全球本来是一个市场,只不过被国界所影响,任何一地的经济灾难,都将影响全球,更何况,美元还是世界货币,因此,中国的企业并不会受益,而是会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中受损越来越严重。

  一些民族主义者,天真地以为,美国不好了,中国就会更好,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将全球当作一个市场,那就是深圳上海不好了,湖南江西也不会好。

  美国一天天地烂下去,并不会让中国一天天地好起来。

  但是,芒格的理解也许是对的,相对而言,中国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中国未来每年增长2%,这叫好吗?相比起中国改开史来说,是很惨的了,但是如果未来美国增长是-1%呢?芒格的判断就是对的。

  用另一句话或许更好理解,也许中国没有美国烂得这么快。

  中国会不会走向闭关锁国

  根据以上述逻辑分析,中国会不会走向闭关锁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保护高效生产的营商环境。

  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福利主义、反商反大企业的舆论氛围。中国的SB数量太多了,这些人把国内优秀的企业视为敌人,在疯狂打压。

  今天骂柳八爷,明天骂雷传志,后天要禁止直播卖货,大后天打李佳琦打美团,他们见不得中国好,不把中国经济搞死,他们不罢休。

  我们假设,中国持续提升福利水平,企业和员工承担的福利支出和税收越来越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美国一样的情况:

  印尼、越南、印度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远远强于中国国内企业。

  如果不搞贸易保护(闭关锁国),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将进入大量破产,那么他们也会发出声音,要么你降低税收、减少福利,要么,你管制外来商品。

  但福利这个东西,加上去了,就很难减下来,在这种压力下,就完全有可能走向闭关锁国,阻止外部企业与中国国内的企业来竞争。

  也即,保护由于福利制度受损的国内低效率产业。

  反过来理解也是一样,如果坚持对外开放,并且不断加大对外开放,那么,你国内的福利主义上升就是有限的,因为你一上升,企业就跑了,外国商品就把本国商品打败了。

  但是,这一步没有这么快,原因是,东盟和印度也深受社民主义的干扰,印度的工会势力很强大,印尼、越南、菲律宾还开始管制起了中国的跨境电商商品销售。

  这就是一种保护本土低效率产业的手段,这种手段会阻滞东盟国家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率,会减慢东盟地区资本积累的速度,使得这一地区的企业要和中国企业竞争还很难。

  也就是说,企业们是在边际上选择发展地区的,哪一个地方效率更高一点,我就去哪里。

  印度得不到制造业的大量投资,原因不是他们工人不廉价,而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民族主义太过强烈,对外管制和对内管制都一大堆。

  所以,中国虽然管制在日渐增多,但企业会不会外流,企业竞争力能不能保持 ,其实是看中国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能否不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中期来看,我与芒格的观点类似,但从更加长远的未来看,我个人是绝望的,因为我说服不了国内的福利主义者,连我的读者都说服不了,社民主义必然会给中国带来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人们的财富增长,只能来源于企业效率的提升、资本的扩张,想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强行拉升工资,最后只能是集体贫困。

  若能取消2008年《劳动法》以来的各种管制手段,继续扩大开放,加大国内的产权改革,中国不需要十年,就能成世界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最好的地方,可惜,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梦,因为太多的人不答应,他们希望政府管一管,最好生老病死都管,他躺着最好。

  无数人对福利制度的期盼,对通过非市场化手段提升收入的渴望,舆论上天天骂大企业,天天试图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如若这种舆论主导了中国的政策,将毁了一切,阿根廷就是前车之鉴。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明显更好的地方,我什么也不想,就润了,但是,世界各地如此之烂,我无处可去,只能努力传播观念试图边际上让灾难来得小一点,来得慢一点。

更多 中国 相关新闻

最新 #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