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共媒体香港01文章:华为的芯片突破,令美国“ 难以置信地不安(incredibly disturbing) ”。这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日前在美国国会的公开表态。 一个穷兵黩武的霸权国说自己不安到“难以置信”的程度,这等于一个平时经已穷凶极恶的恶棍从牙缝中向你吐出:“我从来未试过咁X兴!”美国会如何疯狂下去?
雷蒙多是美国对中国实施科技围堵的主要执行者,但这政策的设计者、并试图以中国模式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的总设计师,是官阶较她低的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他上月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华为的芯片突破时回答:“我暂时不会评论,直至我们对有关芯片的性质和构造有精确的资料。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继续对中国实施小院高牆的科技限制。至于有关的芯片,我们需要掌握更多资料才能作出确切的回应。”
这个回答没有新意,唯一的信息就是: 美国正以举国的科技和情报之力,拆解华为芯片的突破。荷兰、日本和德国等先进国家亦一样。华为的芯片,已经被拆解到将每一粒原子都验明正身的程度。
美国确切的回应第一步是典型的美式回应,洋洋洒洒。美国众议院外交关係委员会主席、能源委员会主席、商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集体联署,不但要全面禁止对华为和中芯国际所有的进口和输出,还要“对华为和中芯国际高层作出刑事检控”。 至于这两间公司的高层人员犯了什麽刑事罪行,联署信不说,西方所有传媒不问。
莫须说莫须问,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高层像华为像孟晚舟一样,在途经加拿大英国日本等美国附庸国时,随时会被刑拘。
华为这次突破影响深远。 美国多年来以举国之力封杀华为,但华为困守多年后居然奇兵突破,打赢的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让中国由守转攻的战略级突破,标志着在科技战兵家必争的一个关键战场,中国已经从困守挨打的局面,变为稳打稳扎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就算被美国欺负得几乎断气时,都从不以爱国或民族主义来呼吁国内消费者支持。“如果苹果手机好过我们,你是应该买苹果的”,然后默默以坚韧智慧和优秀,跨越苹果。低调谦逊的推出,却全民欢呼;没有发佈会,却让全世界看到辉煌。华为给了美国一个温馨提醒:感谢美国的封杀,否则我们会依旧年复一年依赖输入芯片。去年的芯片输入达四千亿元。
雷蒙多不安到“难以置信”,因为她深知这项突破是战略级的。中国自家能够开始量产数以千亿元的高端芯片,这不单单是替代了进口,不单单是节省了外汇开支,更重要的是这每年千亿元的财富是转移给中国产业链,一年又一年地创造大量高端职位、 一年又一年加大科研成果、一年又一年将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全面融入高端制造业发展,包括电动车和智能驾驶、再扩散到经济体系、金融体系。 这场战略突破,迫使美国重新评估科技战。
这不单是科技突破,更加打乱了正进入关键期的美国对华金融战。 美国暴力加息令自己极度痛苦,中小型银行危机未除,国债利息支出达政府总收入三分之一,美元美市美债 苦苦支撑,其它国家包括欧洲的避险资金逃往美国已逃得七七八八,中国资金流出亦不断加剧,中国金融稳定面临挑战。美国金融战的主要执行人联储局主席鲍威尔看在眼里,当然不甘心功亏一篑,内出血都要把血吞落肚,继续发放鹰派舆论,暗示本年还会加息,大打心理战,希望中国早些服软。但芯片的战略突破,加强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加强了我们的底气、加强了中国的战略定力和金融韧力。鲍威尔陷入两难绝地。
科技战的一个关键战场,中国已立不败之地。在台海或南海发动传统战?美国不敢,朝鲜战争后美国已不敢了七十年。代理人战争可以打,头号打手日本亦不断张牙舞爪,但除非美国亲自出兵让日本跟随,否则日本不敢代美开战。金融战,美国不知如何打下去。
但美国霸权主义的盲点,是看不到“和平共赢”的机遇,他看到的,永远只是军火库里面的杀人武器,以及霸权货仓里的黑工具。这一点我们必需深刻认识。美国对华的任何缓和,都只是战术上的手段。
美国的黑工具多不胜数。例如美国于1942年一刀切把所有在美国的日本人都拘禁起来,那管其中三分一虽然是日本人种,却是美国公民。当年可以用这招对付日本,今天可用来对付中国。军事上,可以针对中国北斗和整套卫星系统发动雷霆一击的太空战突袭,也有能力对中国本土发动隐蔽的生化战。
2018年11月27日,被杨振宁誉为“ 拿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经以最轻的纪录成为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的张首晟,在美国宣布与华为合作的5G芯片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三天后,被友人形容为“ 乐观向上”的他在美国堕楼身亡。美国公布说他“自杀”。同一天,华为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战争帝国二百多年的战争史证明只有世人想不到,没有美国做不出。华为一役后,美国定必扩大封杀范围,而中国急速冒起的汽车工业,是明显的目标。 汽车业的产业链庞大,汽车业强,则工业强、军工强、经济强。 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全盛期莫不如是。美国定必向中国汽车业全面封杀。
美国会用黑手段,中国不会。美国对中国的封杀将会更加疯狂,中国只有理智。 理智的人不能想像疯狂的人会如何疯狂。我们越接近民族复兴,路途便越险阻,最后一公里是步步惊心,但华为及无数中华优秀在前面带着我们领跑。过了这公里,我们便踏入金光大道。
作者杨志刚是香港浸会大学前协理副校长、中文大学前专业应用教授